反义词:
滋润、潮湿、乾涸、枯乾、湿润
滋润 | 滋润 zīrùn [moist] 湿润,不干燥 滋润的土地 滋润 zīrùn (1) [nourish]∶用食物或营养品供应 喝杯可乐滋润一下 (2) [moisten]∶浸润;使湿润 雨露滋润禾苗壮 |
潮湿 | 潮湿 cháoshī [damp; clammy; moist] 含水分比正常状态下多;湿度大 潮湿的衣服 潮湿的气候 |
乾涸 | 水量枯尽,多用于河道、池塘。《晋书·范汪传》:“玄冬之月, 沔汉 乾涸,皆当鱼贯而行,排推而进。” 明 田艺衡 《留青日札·江枯》:“ 嘉靖 丁未,自夏至冬 浙江 潮汐不至,水源乾涸,中流可泳而渡。” 沉从文 《新湘行记》:“我站在干涸的石滩间,远望来处一切。” |
枯乾 | 1.枯竭;枯萎。 元 吴莱 《小园见园丁缚花》诗:“皮肤早蝎蚀,骨髓愳枯乾。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四:“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,矮小枯干,叶上落了一层灰土。” 2.指枯死之人或物。 明 刘基 《题林以仁平反诗卷》诗:“抗词动鬼神,润泽生枯乾。” |
湿润 | 湿润 shīrùn (1) [moist]∶土壤、空气等潮湿而滋润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。——《百合花》 (2) [be moist with tears]∶因心里难过或激动而眼含热泪 她眼睛湿润了 |
近义词:
暂无
乾燥词典解释 (详细解释)
1.犹干旱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春三月,天地乾燥,水纠列之时也。”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春夏乾燥少水时也,故使 河 流迟,贮淤而稍浅。”
2.失去水分;缺少水分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商虫》:“穀乾燥者,虫不生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一一四:“脣舌乾燥,耳鼻焦闭,五臟内煎,津液外竭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难遇夫》:“丫头又忙掇过一碗汤来,説:‘饭乾燥,吃些汤罢!’”
3.枯燥,没有趣味。 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十八:“算学书上的文字,虽说干燥无味,但正确细密,实为他科书籍所不及。” 茅盾 《夜读偶记·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》:“《大雅》和《颂》的文学语言那就是庙堂中的语言,即后世所谓‘雅言’,装模作样,官气十足,干燥无味。”
4.干涩,不甜润。 巴金 《家》九:“祖父的声音又干燥,又严厉。” 徐迟 《财神和观音》:“那一笑干燥得象荒漠上的鹰叫。”
5.喻困难;拮据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二:“是尽乾燥处困之极,事无可为者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看看家中金银搬完,屯盐卖完,手中乾燥,央人四处借债。”
6.干净。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纩衣寄诗》:“东宫的尿瓶倾洗得乾浄,公主的夜桶收拾得乾燥。”